(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以科技創新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奮力在區域比拼中贏得先機、爭取主動。
企業只有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才能實現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領跑者”的轉變。這是蘇北光纜有限公司近年來發展的切身感受,也是公司接連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獲評“江蘇省智能車間”的生動寫照。
蘇北光纜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祝軍:“2023年蘇北光纜上半年增加成纜套塑生產線、生產線提速來擴大產能,推動節能生產照明改造等等,實現節能降耗,通過以上一系列措施來確保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達標?!?/p>
作為一家從事通信光纜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蘇北光纜有限公司目前實現了車間生產設備操作、生產執行管理、經營管理及決策三個層面全部業務流程的智能化閉環管理。完善的創新鏈條讓企業走出了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創新引領的發展路徑。
蘇北光纜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祝軍:“從二季度開始我們進一步加大市場的開拓,進一步通過提速等等一些方案,來確保我們的產能發揮,到今年年底,我們力爭要完成全年或者超過全年這樣一個銷售目標?!?/p>
以創新驅動釋放產能,以智慧引領綠色發展。走進江蘇威森美微電子有限公司,火熱的生產環節環環相扣、緊張有序。據了解,公司目前生產計劃已排到三季度。而這都得益于公司全流程自動化作業帶來的高品質產品保障。下半年,公司還將繼續投入資金引進新式生產線、招引技術人才,力爭完成1.5億元的全年目標任務。
江蘇威森美微電子有限公司品質部經理童成科:“今年我們投入1000萬元,新增一條SOT-5-6生產線,進一步擴大產能,提升企業市場競爭能力。推進產品類型向高端領域拓展,不斷加大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汽車和AI人工智能等領域高端產品的研發投入,應對當前國外壟斷的技術難題。”
加快科技創新是實現轉型跨越的必由之路。我市自2021年以來,先后開展“科技創新突破年”“科技創新推進年”活動,在育主體、創平臺、提質效、優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202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達2.23%,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553億元,同比增長32.45%,增速全省第一。全市新增高企數、總數均列全省第六。通過省市評估瞪羚企業89家、潛在獨角獸企業8家,潤陽新能源獲批蘇北首家省獨角獸企業。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3家、企業技術中心28家,成立域外科創中心簽約落地離岸孵化載體14個。發放“蘇科貸”180筆,貸款金額5.2億元,位列全省第二。今年的“科技創新提升年”活動,我市將通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提升、產學研協同創新提升、創新平臺載體質效提升、企業研發水平提升、創新創業生態提升五大行動,全力推動全市科技創新能級再登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