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好山水,滿眼皆覆綠。走進內丘城鄉,無論是工業園區,還是山野之地,處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數據顯示,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達43.2%,特別是西部山區高達85%,是我省境內太行山區生態最好的地方。
生態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百姓富。今年以來,內丘縣簽約產業類項目77個,協議投資額339億元。1至8月,招商選資考核位居邢臺市第一。簽約項目數量全市排名第三,落地項目數量全市排名第一。
向綠而興,高效激活發展新動能
9月30日,河北建滔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建滔)年產20萬噸碳捕集與循環利用項目現場,機器轟鳴、焊花飛舞,工人們有序作業,各個工區一派繁忙。公司總經理尹征說,這個項目所需的主要設備已全部到場,目前正抓緊安裝,預計11月投產達效。
河北建滔是香港建滔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十一五”期間全省最大的外資項目于2003年落戶邢臺,2020年,該公司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力度,提前6個月科學有序地關停了焦化及甲醇生產工序,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河北建滔年產20萬噸碳捕集與循環利用項目,總投資2億元,是全國首套燃煤鍋爐全煙氣量碳捕集與利用項目,也是全國首個低能耗碳捕集技術示范應用工程,碳捕集率高達90%以上。尹征說,這個項目是企業實現綠色發展的一個“補鏈”項目。捕集的二氧化碳全部回用作醋酸生產原料,每年可直接降低生產成本3000萬元,同時每年減少近4000輛次重型大卡循環運輸帶來的排放污染,回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當于種植近萬畝森林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總量。
綠色已成為內丘企業轉型的底色。10年來,該縣持續強化能耗總量控制,依法關停不達標企業,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42.3%。中達水泥、金豐能源等企業實施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把排放物對環境影響降到最低。121家涉氣中小企業、43家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企業完成提標改造。經過努力,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由2016年的8.78改善為2021年的4.60,優良天數由2017年的139天,增加到2021年的251天。
綠色發展理念,還成為當地招商選資和項目建設的主色調。近年來,該縣相繼引進實施國泰消防應急產業園、冀南國際物流港、昕大洋微生物添加劑、天象生物醫藥等一批重大項目。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1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2家,全縣市場主體達到2.41萬家。
今年1至8月,全縣119個在庫在建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57億元,在全市增速排名第二。7個省、市重點項目全力推進,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以綠為基,讓農民“錢袋子”更鼓
內丘是中國扁鵲文化之鄉,素有“世界棗仁看中國,中國棗仁看內丘”的美譽。
今年61歲的閆振國是北賽村人。曾經,他是一名采石工,眼看采石對山林破壞大,閆振國退出了老本行,開始帶領村民在山上種樹。
“核桃、蘋果、板栗……我都種過,一算賬,還是酸棗最劃算。”閆振國說,5年前,他開始規?;N植酸棗樹,目前已種了1萬多畝酸棗,創辦了生態農業公司。
“今年酸棗仁市場行情非常好,加工后的酸棗仁每公斤1000多元,目前銷售額已有60多萬元。”談及收成,閆振國笑得合不攏嘴。
2020年,閆振國注冊了商標,今年又承包了一個酸棗仁加工廠。“我們趕上了好時候,各地各部門都很支持發展中醫藥產業。”他說,再過半個多月,加工廠就能試生產,設計產能年加工酸棗仁200噸,再過幾年還要擴大規模,推出更多產品。
隨著中藥材種植規模逐年增加,內丘的一座座荒山披上綠裝,中藥材種植戶年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內丘圍繞酸棗上下游產業,加強與以嶺藥業、同仁堂等全國知名藥企對接,為酸棗產業增添新動能。成立酸棗研究機構,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開發拳頭產品,從內到外,從上到下進行全鏈條打造。其中,位于內丘縣工業園區的河北扁鵲制藥有限公司,擁有GMP生產線9條,2021年總產值6300萬元,今年1至9月份,總產值8500萬元。同時,該縣酸棗產業協會成立在即,將為推動產業發展再添助力。
目前,內丘酸棗仁銷量占全國市場的70%以上,野生酸棗面積20萬畝以上,清棵定植后規范管理的酸棗面積約6萬畝。
與綠同行,打造中醫康養高地
金秋時節,內丘縣鵲山湖宛若一塊綠色的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和湖畔的樓閣、花草。蘆葦叢中,不時有鳥群飛起。湖畔的健身步道上,不時有人慢跑經過。近處,三五好友在小徑戶外騎行。遠處,山丘起伏、河道蜿蜒。一靜一動,將這里的景色映襯得如詩如畫。
鵲山湖是邢臺唯一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通過對這里的水草、樹木、景觀進行綜合保護治理,鵲山湖的生態環境一天天好了起來,吸引了眾多游客到此康養、運動。內丘還對臥龍湖、仙人湖等水域進行保護治理,打造濱湖度假康養標桿片區。
此外,內丘推進實施康養全域旅游工程。以山地、丘陵、平原地貌為基礎,依托侯家莊鄉森林氧吧,打造森林康養區。依托柳林鎮種植加工和鵲山水世界等資源,打造睡眠理療體驗中心。完善縣域路網的馬拉松和自行車賽道設施,整體形成“動靜結合、全域發展”的“康養+運動”旅游格局。
依托深厚的扁鵲中醫藥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內丘全力打造現代中醫康養高地?,F已形成以縣中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中醫服務網絡體系,鄉鎮衛生院“國醫堂”實現全覆蓋。國醫大師李士懋工作室、國醫大師李佃貴工作室、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工作室等一批國醫專家工作室落戶內丘。大山里的古居民宿、養生酒店,每逢假日,一床難求。
另據了解,內丘正在謀劃建設中國·內丘扁鵲中醫城。建成后,將成為集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醫藥養生保健于一體的扁鵲中醫藥文化旅游品牌,成為我省乃至全國知名的中醫藥文化旅游、中醫體驗目的地。(邢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