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肖昆 孫海濤 記者 李杰)“真沒想到,短短3個月我在村里的天麻產業園領了7000多元工資,比在外打工強多了。”8月16日,在城固縣老莊鎮畢家河村,該村村民陳忠慶笑著說。
和陳忠慶一樣,常年在畢家河村天麻產業園務工的還有其他50多位本村村民。
畢家河村位于城固縣北部山區,以前,交通閉塞,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差,村上集體經濟薄弱。近年來,通過鄉村振興各方面政策支持,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鎮村干部通過外出學習中藥材種植及養殖技術,創新傳統的種植模式,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林下產業,并與企業簽訂協議,以“訂單包銷”“村黨支部+龍頭企業+基地”方式,建立從種苗提供、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合作模式,村里有了產業,群眾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2018年以來,該村建立了中蜂產業園和獼猴桃產業園,陸續發展中蜂1400箱,發展獼猴桃100畝。2023年,在鞏固中蜂、獼猴桃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村上依托土地資源充裕的優勢,積極引導群眾發展天麻、元胡、烏藥等中藥材種植,形成讓產業“多點發力”的模式。為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本村通過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政策幫扶、技術指導、整合資源、重點傾斜、訂單收購等舉措,讓群眾“大膽種、精心養”。目前,全村種植天麻100余畝、元胡300余畝、烏藥200余畝,其它中藥材300余畝,養殖中蜂2000余箱,產值超500萬元。
“我們以‘人人都是技術能手,戶戶都有致富產業’為目標,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在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隊伍中的主導作用,把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帶動大家共同致富?!碑吋液哟妩h支部書記余曉記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