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艾莉)8月15日,全省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會在西安市鄠邑區召開,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盈安出席會議并講話,西安市政府領導致辭,各市(區)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農經科(站)長,各縣(區、市)農業農村部門分管負責同志約160余人參加會議。
上午,現場觀摩團依次觀摩了鄠邑區農村宅基地管理和數字化應用、平原地區農村宅基地管理與審批、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房盤活利用、秦嶺北麓區域農村宅基地智慧化監管等農村宅基地管理與改革工作成果。在鄠邑區農業大數據中心,農業農村局局長楊俊超對全區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總體情況進行了介紹,并邀請與會人員集中觀看了農村宅基地數字化管理平臺演示和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宣傳片。
“我們將科室職能進行了整合,依托街辦便民服務中心,實行綜合柜員窗口一站式辦理,農業農村、資源規劃、城建等崗位各負其責,打破了部門壁壘”。澇店街道辦事處主任陳彥平介紹:“村民有相關業務需要辦理時,僅需本人或協管員用手機掃一掃‘宅基地網上申請’二維碼,填寫農戶姓名和聯系方式即可,隨后可直接推送到街道聯審聯辦機制單位對村民的申請進行審核,實現了‘部門多聯動、數據齊匯總、群眾少跑腿’的便民服務模式 ”。
在玉蟬街道胡家莊村,村集體借助臨近秦嶺環山公路的交通優勢,以“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終南原鄉小鎮民宿、頤養樂養”為主題,探索出了一條利用本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在石井街道,辦事處主任助理薛彤彤介紹:“目前,蔡家坡村共盤活利用20余戶農村閑置農房,由村集體與鄠邑建設集團文旅公司或第三方運營公司簽訂整村運營協議,以‘保底+分紅’、‘零租金+流水分紅’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發展模式,逐步形成了美好生活服務中心、八號供銷社、蔡家坡村史館、藝術村長之家等一批農村新業態,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超2.1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1.8萬元”。
在鄠邑區秦嶺保護智慧管控中心,通過大數據、云計算、AI識別等數字化手段,集合秦嶺區域各類數據,利用衛星遙感、視頻監控、無人機等前端采集手段,打造了綜合管理應用平臺,實現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舉,讓秦嶺區域“五亂”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置、動態清零。
下午,全省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會議召開。西安市政府督察專員魯強致辭,西安市農業農村局、鄠邑區、神木市、柞水縣依次進行了交流發言。鄠邑區委副書記、區長汪國棟在交流發言時說:“我們要抓住群眾需求和規范審批兩個關鍵環節,整合工作力量,探索建立了三張清單、兩個區域、一個流程的‘321’農村宅基地協作管理模式,實現分區域、清單式的農村宅基地協作管理機制。形成有依據、有機構、有隊伍、有窗口、有機制、有突破的良好工作局面。2020年以來,全區累計受理村民宅基地申請348戶,累計審批165戶,占地面積33畝,其中審批異址新建15宗、原址翻建150宗。鄠邑區農村宅基地改革與管理經驗做法入選全國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