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謝斌 陳飛波 馬昭)8月11日下午,“絲路花開 大道同行”大型融媒體采訪行活動西線采訪團在嘉峪關博物館里尋找嘉峪關城市記憶,“直擊”嘉峪關變遷。
位于嘉峪關雄關廣場東側的城市博物館以嘉峪關發展進程為主線,以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為紐帶,通過大量珍貴圖片和實物展示,用生動形象的場景復原、多媒體演示及互動為依托,展現了“戈壁明珠”嘉峪關的歷史文化、文物古跡、風土人情、民族風格。
“大家看,這是嘉峪關之前的城市照片,這是現在的?!彪S著講解員的精彩介紹,采訪團的成員們被一幅幅新舊對比圖所吸引?!耙恢庇X得嘉峪關是個有詩意的地方?!比A旅集團王磊感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已經融入嘉峪關血脈之中,成為游客向往的詩與遠方。現在的嘉峪關更是波光粼粼,流水潺潺,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戈壁明珠注入了更多的靈性和活力,使這座現代化都市擁有了湖光山色的獨特魅力。
防塵護目鏡、扁尾錘、八寸扳手。斗轉星移,光陰荏苒??幢榧斡P悠久的歷史,當歲月進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這片沉寂多年的荒灘再次沸騰起來。一批批年輕的建設者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用自己的信念智慧與汗水征服戈壁。短短50多年一座現代化工業旅游城市神奇地在中國西部崛起。
“因關得命”“因企設市”,談到嘉峪關,不得不提起兩個字——“酒鋼”。1955年,建設嘉峪關的第一批先驅在地質羅盤的指引下,在巍巍祁連山脈發現了“鏡鐵山”礦。1958年,酒泉鋼鐵公司成立,全國各地的四萬多名建設者來到這片戈壁荒漠,用竹筐,背簍等工具拉開了建設西北鋼城的大幕。
酒鋼工人們住的干打壘房子,用過的工具箱、藤條暖壺、三角牌鋁質飯盒,陳列館里一個個老物件無聲的訴說著那些飽含著艱辛與汗水的歲月瞬間,也讓在場的記者們仿佛回到那段流金歲月。
整整一個多小時的參觀,伴隨著講解員詳盡、細致的解說,采訪團從一組組豐富的圖片、實物、場景以及城市總體規劃模型中,了解了嘉峪關市建市初期的艱辛;從戈壁明珠、大漠綠洲、經濟騰飛、塞上風情、盛世華章五個方面,了解了嘉峪關市近些年來經濟社會和城市規劃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