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湖南又有4地上榜,看這些地方鄉村如何振興?

來源:華聲在線2023-08-30 20:51:11

8月29日,農業農村部公示了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我省邵陽邵東市、常德鼎城區、郴州蘇仙區、湘潭雨湖區上榜。


(資料圖)

雖然還在公示階段,但他們在鄉村振興中所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名單公示截圖。侃財君供圖。)

連續兩年,湖南均有4地上榜

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是農業農村部從去年開始在全國范圍評選創建,每年評選出100個示范縣,今年是第二批。

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要經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等嚴格程序。

翻看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公示名單,不少“名縣”位列其中。

北京密云區山水兼備,生態質量位列北京市首位,全市產業門類齊全,近2000家總部企業在密云區落戶。

浙江諸暨市是全國“百強縣”???,先后獲評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僅看全國榮譽,就可知其實力如何。

山東壽光市更是全國聞名的“蔬菜之鄉”,全市蔬菜產業正向千億級邁進,光蔬菜種苗,年產值就已突破10億元,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種苗繁育基地。

與這些“名縣”并列上榜,湖南有底氣。在鄉村振興征程中,湖南傳承脫貧攻堅精神,乘勢而上,三湘大地發生了巨大變化。

去年,在首批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創建中,我省岳陽汨羅市、婁底婁星區、長沙瀏陽市、益陽赫山區就已成功獲評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加上此次公示的4地,湖南的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已有8個。

他們為何成“示范”?

湖南有100多個縣市區,為何這4地能上榜?

省鄉村振興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侃財君:“這些地方在鄉村振興中蹚出了好路子,有示范意義,值得其他地方學習借鑒?!?/p>

邵陽邵東市有“百工之鄉、商貿之城、民營之都”之稱,該市生產的注塑打火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紅包占全球市場份額80%,全市綜合經濟實力穩居全省前五強,是全國制造業百強縣(市)。

常德鼎城區是全省鄉風文明治理的典范。全區296個村(社)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村規民約,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從善崇德蔚然成風。同時,該區財政收入總量也穩居常德市首位,智能裝備制造、光電信息、新材料、生命健康等產業蓬勃發展。

郴州蘇仙區是第二屆湖南旅發大會的主會場,該區依靠高椅嶺景區成功“出圈”,全區百姓吃上了“旅游飯”。上半年,蘇仙區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6.63%、63.28%。

湘潭雨湖區是傳統的農業產區,在鄉村振興中,該區大力推進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治理,建成了全省首個5G農業應用場景,通過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管理,推進智慧農業向縱深發展,數字公共服務平臺讓百姓辦事更方便。

(婁底婁星區村集體經濟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圖片來源新湖南。)

要向“示范”學什么?

鄉村振興就是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縱觀我省上榜的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個個有產業、鄉村“美美其美”、村民生活富裕,這些都值得其他縣市區學習。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瀏陽市堅持“興工強市”戰略,一舉成為“工業強縣”,全市15條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集群脈絡更加清晰,戰略布局更加明了。邵東市從“小”產業著手,看似便宜、不起眼的打火機、紅包成了全市的“富民”產業。蘇仙區以“全區旅游”帶動全域旅游,成為網紅打卡地。岳陽汨羅市、益陽赫山區、湘潭雨湖區均是農業產業,在數字科技的加持下,傳統農業發出“新芽”,也帶動農民鼓起了腰包。

村集體經濟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引擎。婁底婁星區由村集體統一流轉村民土地,由政府整合助農資金建成農業標準化廠房,招引經營主體入駐,打造智慧農業產業園,成功破解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抗風險能力低,發展后勁不足問題。

常德鼎城區發力鄉村治理,將全區打造成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有了這些地方作示范,侃財君相信,未來我省會出現更多的鄉村振興示范縣。

(一審:羅江龍 二審:蔣俊 三審:王亞奇)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亚洲精品精选,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翔田千里一区二区,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