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天天播資訊】老百姓的故事丨農婦賣炒鴨 年入兩百萬

來源:華聲在線2023-03-18 09:33:07

“80后”楊芳,洪江市和平村“炒鴨能手”。為了讓“洪江味道”走出大山,她做起電商賣炒鴨——


(相關資料圖)

農婦賣炒鴨 年入兩百萬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雷鴻濤 通訊員 李泓萱 虞娟

12口熱氣騰騰的大鍋一字排開,灶火燒得正旺,鍋里金黃入味的鴨肉隨著鍋鏟上下翻滾……3月16日,在雪峰山下洪江市大崇鄉和平村“鴨當家”生產車間,42歲的楊芳與幾名工人正在炒鴨子。

洪江人自古以來就喜歡吃炒鴨,楊芳也不例外。1981年出生的她,是村民眼中的“炒鴨能手”,炒鴨子的手藝是當地一絕。

結婚、帶孩子,楊芳一開始也重復著大多數農村婦女的生活。沒想到在2016年3月與妹妹楊莉的一次電話閑聊,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楊莉在電話里告訴楊芳,和她一起在外的工友,常去網上買家鄉熟食,回來熱一下就可以吃。“姐,你炒的鴨子那么好吃,也可以去網上賣?!甭犕昝妹玫脑挘瑮罘夹膭恿?。

剛開始,楊芳連字都不會打,只能慢慢學。2016年7月,她的網店終于開業了。

楊芳炒鴨,原材料都是選用當地放養4個月的谷子鴨。她告訴記者,這種鴨子的肉是最好的,不膩不老,入口清爽。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她們一直采用手工拔鴨毛。同時,選用當地產的菜籽油炒,確保了鴨肉最好的口感。

“通過老鄉介紹,我知道了楊妹的網店。她炒的鴨子,吃起來是妥妥的‘洪江味道’?!痹谏钲诙ň恿?0多年的洪江市人黃曉東說。

創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正當楊芳準備大干一場時,迎來了當頭一棒。由于不了解產品銷售政策,她沒有給自己的炒鴨注冊商標,被一些“職業打假人”舉報是“三無”產品。連續幾次賠款,讓她萌生了退意。

當地工商所的負責人了解到情況后,立即給楊芳找來相關資料學習,并建議她創辦公司,自創品牌,注冊商標。

辦公司,現實又狠狠地敲打了她。沒有資金,該如何建立生產車間。這時,村黨支部書記楊宏桃幫她聯系銀行貸款30萬元,場地由村子提供。

2021年,楊芳成功注冊“鴨當家”品牌。2022年,投資60多萬元的生產車間建成,她開始了二次創業。公司的產品,也新增了扣肉、雞蛋卷、臘肉、臘魚、豆腐乳等當地特產。

經過幾年的打拼,“鴨當家”已在市場上成功站穩腳跟。炒鴨的人手,也由最初的1人,增加到了現在的6人。如今,公司年銷售炒鴨近2萬只,毛收入近200萬元,同時還帶動了周邊養殖業發展。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亚洲精品精选,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翔田千里一区二区,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