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秦皇島市挖“渠”引“智”,千方百計打通聯系高端人才智慧的各條通道,為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秦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以才引才。“市領導多次為杰康視電子科技公司協調廠房和設備展示場地等問題,還根據政策積極爭取資金,惜才愛才敬才的良好環境,讓杰康視公司深受感動,由此牽線搭橋引進我們科技團隊來秦創辦了卓安科技公司。”秦皇島卓安科技公司負責人介紹,一年多來,卓安科技公司自主研發并生產了光學微濁度傳感器,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開展的水環境傳感器研發項目獲河北省立項。目前,秦皇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秦建設的若干措施》,其中,正在積極探索建立薦才委員會,采取專家推薦、專班洽談、黨委決策、部門承接的引才模式,引導專家聯系推薦本領域海內外優秀人才。
平臺“磁石”。打造園區、基地、研究院所等各類平臺,以其優惠政策、扎實基礎設施、相關產業鏈條、濃厚技術氛圍,成為吸引人才的“磁石”。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中關村生命園昌黎科創基地、天津大學環保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學產業研究院等,成為秦皇島承接京津外溢人才的優質平臺。通過采取項目合作、技術指導、短期聘用等方式,柔性引進京津地區的高端專家人才,促進優質人才資源向秦皇島流動。北戴河新區建立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專家咨詢委員會,聘請院士、專家等10余人為咨詢委員會委員,為推動新區康養產業發展提供國際國內先進成功經驗,為謀劃項目和解決問題獻計獻智。秦皇島還發揮項目是最好的平臺優勢,目前依托北醫三院項目建設,著力打造京津冀高端醫療人才培訓基地,推動北京優質醫療、教育、科技等產業向秦皇島延伸。
企業主體。秦皇島市充分調動企業求才求智積極性,支持企業引才引智,建設科研成果轉化的“主陣地”。昌黎縣旱黃瓜種植廣泛,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一些企業的主要經營產品??h委、縣政府支持嘉誠實業集團公司建立旱黃瓜研究院,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開展合作,搭建起集項目研發、人才培養、科技交流和成果轉化于一體的創新平臺。近年來,昌黎縣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北果樹研究所、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廣泛的科技交流與合作關系,柔性引進院士2名,首席科學家和教授30余名,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高端科技基因。海港區高鵬泡沫塑料公司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聯合開展的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創新示范基地項目、五弦維愛公司與中國農科院博士合作的年產8萬噸綠色肥料增效劑項目,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靈活多樣。秦皇島市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才“用智”。昌黎縣開闊視野,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近年來邀請意大利國家釀酒與葡萄種植協會舉辦產區培訓與交流活動6次,為昌黎酒葡萄種植發展提供國際前沿指導;以賽促學,舉辦中國·昌黎(佳貉杯)第一屆貉王選拔賽,邀請高校專家現場評選指導,提高種群培育質量和人才專業技術水平。北戴河新區利用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之機,結合新區產業發展需求,精心謀劃“人才創新創業發展人才扶持政策體系建設”“示范區生命健康產業未來發展政策”等項目,由5名清華博士研究生進行“解題”“研究”,助力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的高質量建設發展。( 張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