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當天發布消息說,該局最新完成的《2020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4.7%,專利轉移轉化日趨活躍,專利保護成效顯著、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專利研發投入較大提高、合作創新成為企業重要創新方式。
這份官方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包括中國專利轉移轉化水平穩中有進、強化專利保護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和專利權人加大研發力度、積極開展合作創新等三個方面。
專利轉移轉化水平方面,2020年中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4.7%,其中,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44.9%。“十三五”時期,中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穩定在30%以上,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均在40%以上。
同時,中國有效專利轉移轉化活動日趨活躍,2020年中國專利轉移轉化指數(PTI指數)為54.7,比2019年提高3.6。調查還顯示,近八成企業對未來專利收益情況有明確預期,中國企業專利權人總體看好未來專利實施收益增長。
強化專利保護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方面,一是中國專利權人遭遇侵權比例呈下降趨勢。2020年調查顯示,中國專利權人遭遇專利侵權的比例為10.8%,較2015年調查數據下降3.7個百分點,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持續向好。
二是專利權人維權意識持續增強。2020年調查顯示,中國企業專利權人遭遇侵權后采取維權措施的比例為73.9%,較2015年調查數據提高11.1個百分點,表明專利權人在遭遇侵權后更加積極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三是專利侵權違法成本不斷提高。“十三五”時期,中國專利侵權訴訟法院判定賠償、訴訟調解或者庭審和解金額在10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的比例為7.3%,較“十二五”時期增長4.4個百分點,知識產權侵權違法成本不斷提高。
(記者 孫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