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收獲的季節。儀征市劉集鎮利民村萬頃良田項目區的綠色稻海隨風蕩起層層“浪花”,這片由揚州金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租賃的良種繁育基地即將迎來第一個豐收年。
“800畝玉米已經收割完畢,3200畝水稻10月20日‘開鐮’,預計產量1200斤/畝,可制種1020斤/畝。”站在田頭,摸著碩大的稻穗,金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胡立軍激動地說,當時選擇劉集是正確的。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萬頃良田的首個豐收季,也給當地政府增添了滿滿信心。“未來,隨著集研發、示范、生產、加工等功能為一體的配套設施的上馬,我們要將金農種業項目打造為儀征乃至揚州全市、江蘇全省上規模的萬頃良種繁育基地,成為劉集鎮鄉村振興路上的‘致富金磚’。”儀征市劉集鎮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劉集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等方針,結合鎮產業特色和地域特點,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突出重要位置,立足全市領先、全省有位,通過萬頃良田,引進農業重大項目等方式,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劉集樣板”。
為加快農業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創新,不斷提高農業的規?;?、產業化、集約化水平,2014年起,劉集鎮在利民村境內實施萬頃良田項目,探索解決“錢從哪里來”“地向哪里轉”“人往哪里去”問題的好路徑。
“在萬頃良田實施范圍內,所有農戶集中安置到集鎮小區,所有農田全部集中流轉。通過土地連片整治和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建成高標準農田,促進農業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轉變。”劉集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3月份,揚州金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相中”了劉集鎮的萬頃良田。該公司先后流轉近6000畝土地打造優質稻麥制種基地。其中1500畝用于種植寧香粳9號稻種,是儀征地區示范面積最大的基地,該品種株型緊湊、抗倒性好、穗型大、產量高、米質優,高產田塊預計實收畝產700公斤以上,為鄉村振興進一步蓄勢賦能。
良田種好糧,泥土地變金土地。“這片水稻于今年5月10日-25日育秧,6月1日-15日機插,10月20日即將迎來收獲。”胡立軍說,在劉集鎮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中國農科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的技術指導下,迎來第一個“豐收年”。此外,收購后的稻種將由“隆平高科”田頭直接回收,飄香全國。
鄉村振興效果好不好,關鍵看農民腰包鼓不鼓。搬進小區后,利民村村民王明隔一段時間都要回之前的村莊、田頭看看。“我們家原來每年就靠種點糧食維持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看著曾經的田頭沒有荒廢,反而是碩果累累,王明幸福地說,鎮里實行萬畝良田,實施土地流轉后,全家拆遷住進了小區,變成了“城里人”。如今,一家人在鎮里的工業園區內打工,加上土地流轉費用,一年總收入有15萬元左右。
“解放村民的雙手,家門口拿‘雙薪’,讓大家的錢袋子慢慢鼓起來。”劉集鎮相關負責人說,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村民,通過再就業增加收入,又能享受土地流轉的“紅利”,實現農民權益、土地收益和社會效益的三方共贏。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劉集鎮引進金農種業科技的蝴蝶效應才剛剛顯現。
“未來還將投資1100萬元,新建日產100噸種子生產加工流水線1條、日產200噸低溫種子烘干線1條、標準化生產配套加工車間1000平方米、烘干機配套用房2000平方米、標準化種子倉庫3000平方米;投資960萬元建設育種研發中心及其配套設施用房約1200平方米。”胡立軍說,整體目標是打造研發、示范、生產、加工等功能為一體的“萬頃良種繁育基地”,為劉集鄉村振興助力。
新希望播種在廣袤田野,新動能孕育在美麗村落。劉集大地上,一幅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已經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