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脈,是數字化變革的重要陣地。近年來,蘇州相城以前瞻視野規劃布局,將數字金融列為“一號產業”重點發展,推動各類優質數字金融資源快速集聚,高水平打造數字金融集聚高地。這條“新賽道”上,相城以“黑馬”之姿成功“出圈”。
跑出“加速度”:
打造國家級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
蘇州相城位于長三角地理中心,坐擁高鐵蘇州北站。突出的區位優勢、創新的產業環境和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了長三角金融科技、中銀金科、科藍軟件、中知麥田、阿爾山科技、成方云等一批知名數字金融相關企業落地。
今年11月,中銀金融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金科)最新研發的金融業務數字助手產品“小中RPA ”機器人,正式投產使用。短短兩個月不到,“小中RPA ”已在包括交易銀行、營運中心、信貸管理、財稅管理、費用報銷、監管報送和法律合規等20個以上的業務場景中,為中國銀行集團旗下海內外分行近400個需求提供服務。
自2019年12月中銀金科“落地”以來,類似的創新成果正不斷“上新”。作為蘇州相城與中國銀行全面戰略合作的豐碩成果,中銀金融的成功也是雙方深入合作的一個縮影。2019年11月,中國銀行與相城區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備忘錄,全面支持相城區建設。兩年來,雙方在園區建設開發、金融科技合作、基金合作、政銀企服務等方面開展了多領域、深層次、全方位的業務合作。
除了中國銀行外,相城還與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浦發硅谷銀行、歐力士集團等18家金融機構、投資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或專項合作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為集聚創新要素、壯大產業集群,相城還攜手“大院大所”和頭部金融企業,簽約落戶了農行數字人民幣實驗室、長三角金融業發展聯盟(江蘇)、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中心、上海證券交易所蘇南基地等一批行業平臺載體,全力打造國家級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
截至目前,相城區集聚各類數字金融企業超600家,入駐產業基金194支、規模超1500億元,搭建產業平臺載體22個。
首創首發:
聚力打造數字人民幣前沿陣地
“很開心,之前幾輪數字人民幣紅包我都沒中,這次我是做足了功課!”近日,成功申請“數字人民幣體驗官”的相城居民李阿姨高興地說。
12月10日,在“暢購相城暨首屆相城數字消費節”啟動儀式上,相城首創“千名數字人民幣體驗官招募活動”正式上線,招募4000名數字人民幣體驗官,通過實地消費、意見反饋等形式,深度參與試點工作。
得知這一消息后,李阿姨躍躍欲試,在第一個申請日就成功通過測試答題并進入前200名,成為一名“數字人民幣體驗官”。
首次推出數字人民幣雙離線支付、全國首個區域性數字人民幣綜合服務平臺……在數字人民幣一系列先行先試的工作中,相城立足場景“首創”“首發”,全力探索數字人民幣全域試點。截至目前,全區開通個人錢包近25萬個、對公錢包3.5萬個,布設試點商戶近2.8萬家,實現主要商圈全覆蓋;創新地圍繞城市生活、鄉村振興、文化旅游,打造了“一城一村一島”三大試點示范樣板區。
數字人民幣試點碩果累累與當地前瞻性的布局密不可分。自2017年起,相城就搶抓數字人民幣試點機遇,通過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深化合作,推動蘇州成為全國首批4個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之一,并被央行定位為全國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云服務輸出中心。
數字貨幣三大國家級平臺的“落地”,與六大試點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深度合作,全國首設數字金融專項推進機構——蘇州市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在相城,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日漸完善,探索數字人民幣試點的相城路徑日益清晰。
前瞻布局:
奮力構建數字金融生態核心競爭力
作為一個蘇州下轄區,近年來,相城全力提升發展能級,將這些榮譽盡數收入囊中:江蘇省唯一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江蘇省創業投資集聚發展示范區、江蘇省縣域金融生態環境評估“四連冠”……
早在2017年,相城就搶先布局數字金融產業,將“數字金融”產業作為“一號產業”全力推進。打造“一園兩基地三中心”的數字金融服務平臺、設立相城創新產業引導母基金、落戶數字貨幣三大國家級平臺……在新賽道上,動作頻頻,持續發力。
2021年7月,《蘇州市相城區“十四五”數字金融產業發展規劃》重磅發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相城數字金融產業發展的目標、方向和任務。
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相城將以建設國家級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為目標,構建“相城特色、蘇州示范、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數字金融創新示范體系,打造“立足蘇州、服務長三角乃至全國”的數字金融產業創新高地,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工作的特色、亮點和支撐。力爭到2025年,集聚數字金融企業總數達1500家。
頂層設計之外,近年來,相城也不斷完善數字金融領域政策體系。以《蘇州市相城區關于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扶持政策的實施細則(試行)》為例,針對金融機構、股權投資企業、已上市及擬上市(掛牌)企業等提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最高可獲1個億的補貼。
此外,相城還積極鼓勵“區塊鏈+金融”“金融+產業園”等領域的創新,發展具有相城特色的數字金融,支撐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戚文麗 陳陽寧)